俄國內戰影響下之西伯利亞郵路的探究
俄國內戰背景
自俄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地戰線嚴重失利,軍人士氣低落,戰爭導致經濟崩潰,民不聊生。1917年2月,民眾在嚴寒及饑饉下,首都彼得格勒工人率先發動罷工,士兵由最初奉令鎮壓至演變成支持民眾訴求,兵變迭起。3月8日民眾武裝起義,推翻沙俄,沙皇尼古拉二世下台,臨時政府由杜馬與蘇維埃支持下組成,稱為「二月革命」。
可惜臨時政府漠視人民的反戰情緒,繼續參戰,加劇政府內部的明爭暗鬥,有黨派要求臨時政府儘快舉行立憲會議選舉,廢除沙俄時代的土地政策,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其中以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最為激烈,鼓勵前線士兵罷戰。臨時政府民心大失,11月7日列寧帶領其赤衛隊、士兵和民眾包圍了臨時政府的所在地冬宮,策劃政變,時值俄曆十月,稱為「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後,由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成立蘇維埃政府,隨後舉行立憲議會選舉,布爾什維克黨落敗,列寧不接受選舉結果,宣布彼得格勒戒嚴,藉全俄肅反委員會打擊各派反對力量。托洛茨基建立的紅軍,調集進入首都,強制解散立憲議會,實行以武力肅清反對力量,埋伏了政府分裂及內戰的危機。布爾什維克的違憲行為,導致民眾及工人遊行示威,紅軍向和平的遊行隊伍開槍射擊。反對派聯合譴責布爾什維克,隨後各地發生叛亂。反對派在伏爾加河流域的薩馬拉、烏法等地取得支持,還在喬治亞等地還建立了孟什維克領導的民主共和國(白俄),以抗衡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政府(紅俄)。俄國分裂已成定局,內戰隨之而起。
列寧政府為了讓國家能退出一戰的困局,提出的和平建議被其盟友協約國拒絕後,單方面與交戰國德國進行和平談判。1918年3月3日,兩國訂立和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條約),這個割地賠款喪權褥國的條約激怒了國內部份將領及各反對布爾什維克的勢力。同時亦惹怒了協約國,促使協約國支持各地白俄政府,出兵干涉俄國內戰。其後布爾什維克為杜絕白俄擁立前沙皇尼古拉二世復僻,秘密處決尼古拉二世一家(圖一)。
俄國內戰初期,與紅軍對峙的各反對勢力的軍隊稱為「白軍」,白軍主要組成由支持沙皇的保皇黨、失地農民、立憲會議的支持者、自由民主主義和溫和社會主義者,同時收編了五萬名奧匈戰俘為捷克斯洛伐克兵團。白軍在西伯利亞、烏克蘭及克里米亞和遠東地區都得英、美、法、日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大力支持,除提供武器外,協約國更直接派軍支援白軍。因著白軍各勢力沒有統一的協調指揮,彼此猜疑,加上英、美、法、日等國互不信任。白軍勢力逐被瓦解,終至於1922年日軍亦從海參崴撒出,俄國重新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