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m蕃薯藤新聞╱廖士睿
2012-03-08 20:14
中華郵政繼99年與100年發行第一及第二彈以天牛為主題的郵票後,終於又將在101年3月發行第三彈的天牛主題郵票了。在此就來回顧並介紹前兩彈與第三彈的天牛相關介紹吧。【圖/翻攝自中華郵政官網】
【第一彈】
高砂紅天牛:又名胸紋紙翅焰天牛。體色紅色,頭部、觸角及足部呈現黑色,是外型相當漂亮的小型天牛。觸角為鋸齒狀,前胸背板有2個黑色瘤突,翅鞘紅色而中央具有1道縱稜。棲息於300至1200公尺左右的闊葉林,成蟲3至4月出現。
甲仙紅星天牛:又名臺灣紅星天牛。體色朱紅色,頭部、觸角及足部呈現黑色。前胸背板具4個黑色斑紋,左右翅鞘亦具黑色斑紋。棲息於1500至2300公尺左右的闊葉林及針闊葉混合林區,成蟲8至11月出現。
臺灣麝香天牛:又名黃胸紫天牛。本種因會散發麝香般的氣味而得名,具有黃褐色及綠色兩型。黃褐色型個體之前胸背板帶有光澤,背板中央具黑色縱帶,跗節呈現黃色。綠色型個體之翅鞘為綠色,表面具有不明顯的細長縱紋。棲息於1500至2,000公尺左右闊葉林及針闊葉混合林區,成蟲5至8月出現。
荷菲氏星天牛:又名黃紋天牛。體色黑色,體表具黃色絨毛斑紋。頭部及前胸背板各有一對黃色縱走斑紋。左右翅鞘背方各具4塊黃色斑紋,前胸外緣兩側具尖刺。棲息於平地至1000公尺左右闊葉林區,成蟲6至9月出現。
【第二彈】
霧社深山天牛:又名霧社血斑天牛。為體表密生紅色具光澤絨毛的大型天牛,雄蟲觸角末3節超過翅鞘末端,雌蟲觸角則未超過翅鞘。棲息於臺灣中北部600至1500公尺闊葉林區,成蟲4至5月出現。
偽硬象天牛:又名擬硬象天牛。因擬態外殼堅硬的球背象鼻蟲類而得名。體色黑色,體背的藍斑帶有虹彩光澤,引人注目。各腳腿節膨大,跗節亦大。屬臺灣特有種,只分布於蘭嶼海岸林中,成蟲3至7月出現。
臺灣黃帶天牛:體色為黃黑相間,頭部前方黃色,前胸兩側具黃色帶紋,外緣具鈍刺。翅鞘表面為黃、黑相間的帶狀紋。觸角黑色,各足腿節黃色,其餘各節及爪黑色。棲息於1200至1500公尺左右闊葉林區,成蟲5至7月出現。
畢氏姬鋸天牛:又名臺灣大牙鋸天牛。體色呈深褐近黑色,大顎相當發達,前胸背板外緣具2鋸齒,雄蟲觸角超過翅鞘1/2處,雌蟲觸角僅及翅鞘1/3處。棲息於300至1400公尺左右闊葉林區,成蟲5至7月出現。
【第三彈】
阿里山花天牛:體色呈黑色,前胸外緣具有細毛,雌蟲翅鞘上黃色斑為同屬中最不發達。棲息於2000公尺左右闊葉林及針闊葉混合林區,成蟲5至7月出現。
姬黑角焰天牛:又名臺灣樟紅天牛。體色紅色,觸角鋸齒狀呈暗紅色或黑色,前胸中央部位較寬,翅鞘上有明顯點刻且具紅色柔毛。棲息於1400公尺左有闊葉林區,成蟲3至6月出現。
曙光虎天牛:又名曙虎天牛。體色呈艷紅色,並滿佈紅色絨毛,前胸外緣具有黑色斑紋,翅基有2個黑色斑紋,翅中央部位有黑色斑紋,翅端有黑色橫帶,所有黑色斑紋皆有黃色鑲邊。棲息於1200至2400公尺左右闊葉林及針闊葉混合林區,成蟲8至9月出現。
麗豔大星斑天牛:又名紫豔白星大天牛。體色黑色且具有強烈光澤,不同個體光澤會呈現紫色或綠色的變化,觸角基部為白色而端部為黑色,前胸外緣就有後勾刺,翅鞘上散布白色斑點。棲息於2000公尺左右闊葉林區,成蟲3至9月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