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彭淮南任內央行盈餘
圖片:
彭總裁14年 替國庫賺2.67兆
2012-08-22 00:53
工商時報 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上任14年,帶領央銀成為國庫金雞母,堪稱「賺錢一哥」。根據中央銀行最新統計,去年度盈餘為2,272.5億元,較前1年增加超過20億元。
統計彭淮南自1998年上任迄今,央行已為國庫賺進2.67兆元,平均每年賺進1,907億元,此成績更是「前無古人」。
彭淮南上任首年,央行盈餘僅874.86億元,再前1年甚至僅有500餘億元,但後續央行獲利不斷增加,2千年首度突破1,000億元大關,2003年衝破2,000億元,之後便穩定成長,2009年更曾創下近3,000億元的歷史獲利高點。
對此,央行官員解釋,央行以穩定物價及促進金融穩定為主要營運目標,因此營運上最重要的是考慮總體經濟面,至於盈餘則受國內外金融情勢影響很大。彭淮南在立法院備詢時也曾提及,過去央行在1987-1990年時,也曾出現沒錢繳庫的窘境,所以央行盈餘具有高度不確定性。
央行官員指出,央行收益主要來自於外幣資產運用收益,因此受到國際情勢影響很大,像金融海嘯之後,很多國家大幅降息,央行收益就會受到影響,另外包括匯率等也非央行所能控制。
相關人士表示,央行每年賺進2,000餘億元,扣除提存的法定公積後,通常會上繳1,800億元左右,先前政府阮囊羞澀時,甚至有1年上繳高達2,130億元。
然而,金融圈人士認為,央行每年對國庫挹注大量資金,占歲入比重超過10%,「其實並不健康」,萬一哪天央行獲利有困難,會造成國家財政吃緊。
彭淮南曾說,若新台幣升值1元,外匯存底就會有105億元的匯兌損失,目前國內存單利率也較前兩年為高,央行付息壓力也提高,以30天期定存單來看,目前利率為0.87%,跟最低0.57%相比,就加重央行利息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