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名小弟不是郵商。
做生意不是做功德,「將本求利」的「本」已經不僅僅是可見的物品的成本,還有服務費在裡面。「服務費」是個籠統的概念,包括站長已經稍微提到的資金羈押的風險。還有常被忽略的智慧財在裡面,商家有管道,建立管道需要智慧、時間與金錢,這些都是隱性的成本。
說穿了,在臺灣郵票(集郵)市場應該十足是個自由市場,怕吃虧可以先貨比三家。
「淺灰地帶」說道:威而剛一粒出廠價不到台幣一元,賣到手中多少錢@@??暴利乎??不知道兄台/大姊知不知道藥物經過生理功能篩選、臨床實驗要花多少高階人力、時間、與金錢,同時,一個成功的藥品,還要背負許多其他沒有成功的研究成本。更重要的是:威而剛是有專利權的,郵票銷售可沒有這層保護。
大陸的偉哥好像便宜很多,有門路的話不一定要用威而剛。不過這是另外一個爭議性問題:到底專利權的界線如何界定?離題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