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徐毓莉台北二十一日電)亞洲國際郵展臨時郵局座位上,可看到桌上擺著一疊信封,郵迷們心無旁鶩地貼著郵票,這群集郵者中,有些年輕郵迷格外顯眼。集郵網站站長陳世清以「中毒」形容這些集郵者。
陳世清說,若對郵票沒有進階了解,很容易中斷集郵嗜好。另一名就讀大三的男同學則感嘆身邊缺乏同好,「學校中找不到第二個集郵愛好者」。
今年唸大三的周同學,家住台南的他特別北上參加郵展,從國小開始集郵,至今已投入十多萬元在集郵上。他說,從郵票中可窺見一個國家的歷史,自己偏好蒐集古畫系列的郵票,最珍藏的一套郵票,是民國四十年左右發行的故宮古畫郵輯。
周同學指出,曾有集郵人士想輔導他在學校成立集郵社,不過「學校中找不到第二個集郵愛好者」,讓成立集郵社的想法暫時無法實現。
不到三十歲,曾經是軟體工程師的陳世清,現在是集郵網站站長,名片上的圖案印的就是大龍郵票。國三時,因為學校內張貼郵局海報,吸引住他的目光,讓他從此投入集郵世界。
陳世清說,當時沒有網路遊戲,網路也不發達,像他這種個性內向、喜歡靜態活動的人,自然而然被郵票所吸引。
為期六天的台北亞洲國際郵展,緊鄰在購買票品排隊區的另一區就是臨時郵局,這當中有許多人彷彿與世隔絕,幾乎人手一疊郵票與信封,靜靜在座位上貼著郵票,所有的郵票整齊而「有秩序」地黏在信封上。
看在非集郵者的眼中,很難理解郵迷們的心情。一邊貼封,一邊接受採訪的陳世清形容,這些貼封的人都是「中毒」者,就如同上癮般,他們已經無法中斷這個興趣,就算沒有時間,也要請人幫忙做。
陳世清表示,「集郵」不是只有買郵票,還要了解這套郵票背景等各方面資訊,也因為如此,對於集郵的投入會更深入,很多人因為對郵票沒有「進階」了解而中斷集郵的嗜好。
從坐在臨時郵局的郵迷不疾不徐的動作,可以發現集郵者多半相當有條理,陳世清說,集郵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也可從郵票中提升知識。例如:這次郵展發行的保育台灣小全張中的獼猴,集郵者就可進一步研究台灣獼猴聚集最多的地方,如果再講究些,可以將獼猴郵票寄到聚集地郵局,蓋上當地郵戳,完整蒐集郵票與郵戳。940821
----
中央社這記者8月20日我在那兒貼票,剛好給他訪問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