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下面是引用朝陽於2005-10-06 19:08發表的:
這是個循環的問題~
試想以下程序:1.每年發行套數確定12套以下.2.每套發行量不超過60萬.
3.小全張控制在50萬以下(因為要考慮長期訂戶的需求).4.常用票減少發行.
郵政當局要堅決不隨銷售狀況而改變發行量.集郵的郵友就會漸漸有信心.
當發現價格慢慢自然上升.集郵的熱情自然也會跟隨而上.
收集品如果會賺錢.自然就會熱門起來.也不用郵局來促銷了.
這才是良性循環~而現在的郵市剛好是惡性循環~
因為要考慮長期訂戶的需求
在這幾年老是被郵政官僚與
集郵界某些擁護者拿來當降低發行量的藉口
假如在1996年那一年 郵局就把發行量降到現在的水準 大家現在就不必在這筆戰
現在的年度冊 郵折 專冊所藏的小全張 小型張將近30萬張
說什麼長期訂戶的需求 只是不想改革的幌子
只要把這些水份的票刪到剩10萬張
小全張 小型張的發行量就可以減到40萬張絕對不是問題
假如說什麼這樣會造成立法委員的質詢
那麼郵政當局積壓大量十幾年的專冊 郵折 年度冊浪費公款 是不是監察委員應該考慮彈劾
小型張 小全張跟中華郵政發行量相當的國家沒有一個這種水份可以佔總發行量的二分之一
有的話 麻煩那些擁護者舉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