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4日的大陸總理答記者問,在答臺灣記者提問時,溫家寶總理說:『元朝有一位畫家叫黃公望,他畫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圖》,八十四歲完成,完成之後不久就去世了。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流失,但現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浙江省博物館,一半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我希望兩幅畫什麼時候能合成一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
這個理通情更濃的強有力契機,加上浙江博物館方面表示,『只要能促成合璧,《剩山圖》過去沒有任何障礙』,最終促成了2011年6月《富春山居圖》的『臺北合璧』。大陸溫總理說,我不相信,五千年的文化和人之常情,敵不過五十年的政治遺留。
然而,還不夠。文化應該是雙向的相互交流。臺灣同胞有幸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看到了完整的《富春山居圖》,2011年6月的時候,大陸的同胞千里迢迢跑到臺灣去感受合璧。正如抄寫《鄉愁》的那位杭州老人,多少同胞們殷切希望《富春山居圖》在大陸也能進行展出,多麼期待《無用師卷》『回趟家』。只可惜,這個心願恐怕暫時還無法實現。
拋開政治因素不說,兩個最為現實的問題擺在這個美好的『回家』願望面前:一是臺灣方面強調要遵循司法免扣押的法律,但是大陸目前沒有這個法律,擔心文物展出時可能會有爭議;二是臺北故宮博物院有七十件文物內定為『限展國寶』,展出是有期限的,而且按規定有些不能出館,其中就包括《富春山居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女士介紹,收藏在臺北故宮裡的七十件國寶展品,每五年輪展一次。那些年份比較久,狀況需要特別維護的繪畫和書法,一般每次展出時限是四十天,但《富春山居圖》因為其特殊性,已經破例展出了兩個月,也就是說,多了三分之一的展出時間。『書和畫,是在紙和絹上的,當它被打開的時候,光照、溫度和人流量都會影響到文物的壽命,要進行長時間的特別維護。所以將來可能要六年之後,我們才能再次看到這幅圖。』周功鑫女士這樣解釋。
她還說,任何的文物,要出去,都需要一個司法免扣押,這本身是有關藝術交流的一個法令,也就是說,在展出的時候,不接受任何的司法主張。
打個比方,假設《無用師卷》在巴黎展出,展出的時候有人跑出來說這是我家的,或者說這個畫展有問題,這個時候法院就要來處理,法院來處理就等於干擾了這個展覽,對於展覽來說,影響很大,所付出的經費、人力、時間,都可能會白白浪費。
2012年,呼籲大陸通過司法免扣押的聲浪越來越大。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紫玉山莊董事長黃紫玉女士就為此正式做過提案。
然而,司法免扣押是國家之間進行藝術交流的法律詞令,如果為此立法,大陸會面臨一個尷尬的政治問題,即『默認』臺灣是一個『國家』,等於臺灣『被』分離出去了。浙江省文化廳廳長楊建新明確表示過,大陸為此專門出台一部法律的現實條件不具備。
如此看來,翹首以盼的大陸同胞很難短期內在《富春山居圖》的故鄉看到這幅名作再次合璧。難道真的沒有別的解決辦法了麼?
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2012年3月14日,作為兩會結束的傳統壓軸專案——大陸總理答記者問再次登場,這也是溫家寶作為總理在任職期間最後一次答記者問。臺灣記者再提《富春山居圖》。當問到對『雙畫合璧』的感想時,溫總理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雖不能至,心向往之。』談到兩岸關系,總理引用臺灣詩人林朝崧的兩句詩說:『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幾分鐘後,在網上,林朝崧的這句詩點擊率已經過萬。
2011年,是兩岸文化交流最頻繁,也是取得重要突破進展的一年。北京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鄭欣淼先生曾公開表示,『兩岸文物交流是人為隔不斷的,遲早要聯繫。』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曾以民間身份訪問臺灣,並在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院時表示,『我們一再聲明,而且還可以再次聲明,回大陸展覽的文物不涉及所有權和保管地點的問題。』
浙江省文化廳廳長楊建新說,雖然大陸為此專門通過『司法免扣押文物』條款不現實,但大陸的海關法律規定,所有境外(包括港澳台)經海關批准暫時進口的貨物(包括文物),必須在海關如數清點清楚,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交流任務,並且如數運出海關,一件都不能留下。否則,就要予以處罰。所以,《富春山居圖》回大陸,『臺灣方面完全不必顧慮』。『兩岸的文物,都是中華民族共有的文化瑰寶和精神財富,是共同的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兩岸的中國人都是這些文物的主人,兩岸的中國人都應有權利享受這些祖先的遺產。文化交流就是文化交流,希望不要去摻雜其他的東西。』楊建新這樣說。
『圖癡』劉長樂今(2012)年又在為如何從司法角度上促成《富春山居圖》大陸合璧一事一面聯繫委員們,一面忙乎著提案。『因為這是技術性很強的一個案例,非常具體和專業,會經過很多專家學者的討論,法律不會很快誕生。但是,六年的時間也肯定夠了。』經過『十年磨一展』的劉長樂,多了專業的經驗和耐心,顯得信心滿滿。
關於《富春山居圖》在大陸的合璧,司法免扣押的確是個問題。但在文化界人士看來,總有其他變通方法,比如到第三方展出,或是共同辦展。
就像大陸溫總理所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兩岸的文化交流是天然的。五十年的政治阻礙不了五千年的同源文化,鄉愁便是這種文化的情緒產物。
雖然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無用師』在那頭,『剩山』在這頭,但是,『缺月重圓會有時』,相信終有一天,《富春山居圖》一定能『珍重萊衣歸故里』,講述一篇動人的『相思寄我採薇詩』。有種東西,不會老。
文化背景《富春山居圖》元朝畫家黃公望作品,創作於1347年至1350年,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山和水的布置疏密有致,墨色濃淡乾濕並用,用墨淡雅,但極富變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總長約690厘米,畫作非一氣呵成,黃公望在題跋提到這幅畫從至正7年一直畫到至正10年,他會隨興致添加筆墨,反覆畫了好幾年,使『富春山居圖』前段和後段不盡相同。
《富春山居圖》全圖明末原為董其昌收藏,之後董其昌轉賣給吳之矩,騎縫印是吳之矩蓋的,清初順治年間畫傳給兒子吳洪裕。吳洪裕過世前,決定把智永的『千字文』和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藏品當做陪葬,這些畫丟到火爐時,侄子吳貞度從火堆搶救《富春山居圖》,但畫卷已經被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原卷首小段經過修補後稱為『剩山圖』橫51.4厘米,高31.8厘米,占原畫十四分之一,後段畫幅較長,稱為『無用師卷』橫636.9厘米,高33厘米。
無用師卷名稱原由,是因為題跋說明畫給『無用師』,無用師本姓鄭,號無用,是一個道士,是黃公望師弟。1746年『無用師卷』收藏家安儀周死後家道中落,變賣收藏後進入清宮。但乾隆皇帝認定1745年收藏的『子明卷』為真,在畫卷空白處題寫評語五十五處並加蓋玉璽,在他出巡常比對真實風景與畫中風景。『無用師卷』由於不被視為真蹟故沒有他的題字,僅有大臣梁詩正奉敕敬書乾隆御識文字,因此保留黃公望的留白空間。
《剩山圖》有1669年王廷賓的題跋,說明1650年吳洪裕火燒『富春山居圖』的故事,民國初年曾流落民間,後來被上海吳湖帆收藏,並用篆字提了『山川渾厚草木華滋』,之前韓葑題『富春一角』,意指現存者只是殘留的一小部分。
元代山水畫家黃公望本姓陸,名堅,(1269-1354),常熟人。父母早亡,被永嘉黃氏收養,故改姓黃,名公望,字子久(黃公望子久矣),號一峰,大癡道人等。黃公望中年在官衙當過小吏,後因牽連,坐了幾年牢。出獄後,看破紅塵,加入道教全真教,並以賣卜為生,大約活動於江浙一帶,常常遊歷深山大川,以詩酒書畫自娛。據他在一則題跋中自述:少年時代就開始學畫,並受到畫家趙孟頫的教導(跋趙書《千字文》)。後來主要學習五代畫家董源的畫法。雲遊四方時隨身攜帶『皮袋中置描筆在內,或遇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當模寫記之』(黃公望《寫山水訣》)。由於勤學苦練,終於在七十歲以後自成一家,可謂大器晚成。黃公望的山水畫主要描繪江南秀麗的山川景色,作畫是『得之於心,而形於畫』,落筆喜歡用草籀的書寫方法,筆意非常蒼簡、雄逸。作品有水墨和淺絳(在水墨山水的基礎上,再局部敷染淡淡的赭石)兩種不同風貌,據說淺絳山水即是他的創造。他的畫在當時就受到很高的評價,而他本人在明代被評為『元四家』之冠,而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尊崇。他的畫風影響明、清兩代畫家,特別是清代山水有人認為是『家家一峰、人人大癡』。
原文網址:
文化界人士談富春山居圖合璧 缺月重圓會有時 (第1頁/共3頁)|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2/03/22/91-2797149.htm#ixzz1qyXJAj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