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中央社 2011-04-21 16:07
(中央社台北21日電)近年中國大陸掀起收藏熱,但收藏者被騙事件頻傳。大陸文物專家大聲疾呼,當前收藏市場存在「白丁多、假貨多、太浮躁」3大亂象,收藏者需端正心態,以防上當受騙。
「2011閩龍春季鑒寶、尋寶、賽寶大型系列交流會」日前在北京舉行,來自陶瓷、書畫、雜項等領域的鑒寶專家對收藏愛好者的收藏品進行現場鑒定、價值評估。
北京收藏者姚女士專程來讓專家為珍藏多年的縮口雙耳官窯鑑定,沒想到結果令她大失所望。
「這是件贗品,沒收藏價值,頂多值200塊。它底部雖有燒製的『官』字,看似是官窯標誌,但古代真官窯一般不帶『官』字。」
第一次參加鑒寶的吳先生帶來鄭板橋畫作「竹石」。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孔晨當場把畫捲起,鑒定一番後說,「很多仿古假畫的表面有很多小孔,看似蟲子咬痕、年代久遠,實際是造假者用針隨意扎的,欺騙性很強。只有當畫被捲起後所有小孔吻合成為一個孔,蟲孔才有可能為真。」然而,他手中畫作的小孔並不重合。
中國文物學會文物鑒定委員會副會長張寧等權威專家指出,當前中國大陸收藏市場有3大亂象:
一是雖然收藏家激增,但其中多為白丁(外行),不具基本知識和眼力,甚至連自己收藏品的名稱都叫不出來。
二是贗品氾濫,文物畢竟不能再生,當代市場根本沒有這麼多真貨讓收藏者把玩。
三是收藏心態浮躁、扭曲,很多人抱著投機和僥倖的心態搞收藏,僅僅為財富而收藏、為「高價」而收藏,失去了收藏本質。這給文物造假者提供機會和市場,致使贗品大行其道。
還有一部分權威專家專門收藏贗品,拍賣公司根據這些專家編寫的教科書照本宣科地當作真品拍賣,以牟巨利,對中國大陸的收藏市場破壞巨大。
孔晨指出,收藏品珍貴的是其文化內涵,收藏是1種修身養性的行為,如果僅僅以投資為目的就失去了收藏的本意。因此,收藏者首先要端正心態。
首都博物館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楊寶傑說,「面對收藏市場的亂象,收藏愛好者更需要普及文物常識,多通過鑒寶活動與專家面對面交流,在鑒寶中學習。」10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