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展 【基礎郵集】的導編運動
集郵人編組郵集,除了可供參展之外,尚可做為自我欣賞之用。可惜國內集者只知拼命收集郵品,咸少有人願意耗費時間將它整理或研究。惡性循環的結果,許多具有紀念或研究價值之郵品,便這樣隨著時日之漫湮而消失無蹤。
何以會造成這種現象呢?個人曾在北部問過許多集者,企自其中找到答案。出人意料之外,這些被問者之答案,竟然有六成左右回答不知道郵集的編法。如此讓人吃驚的答案,個人亦曾將它就教於某些前輩。而前輩所給的答案也各異其趣。有人說,集郵只是各人之興趣編不編郵集似乎不是重點;有人則說,郵集的編組已有很多人提過,但他們所提到的方法似乎有點不太容易。綜合上述的答案,顯然可以證明:國人之集郵,還是停留在堆積的階段。果真如此,臺灣郵壇之集郵風氣停滯不前並非沒有原因。
傳聞「臺灣郵品淹腳目」,任何再珍之國郵、再貴之外郵皆難不倒集者。然而,這些珍貴之郵品入手之後,很少會有人將之再深入之研究或展示。有嘛,只是一些一展再展的郵集。而這些郵集由其易手至今,從未見過新編重組或再加研究。如此的委曲珍品,還真叫人於心不忍哩!
記得某年華裕寬前輩郵旅洛城返國後,曾將其遊歷心得發表於郵刊上。其中所提最令人深省的是:「老外常以些許的郵品便可將中國郵票發揮得淋漓盡緻。觀之國人郵藏豐富,珍罕累累,卻是無法編出一部出色的郵集。」此一鞭僻入裡的感觸,確實值得吾等深思檢討。
因鑒於此,國內某些郵人熱心迴應,故爾在年有了「基礎郵集」導編運動之推出。其目的是想藉此運動,促發國內郵人的編組郵集意願,並提高國內郵集的製作水準。至於實效如何?那就得看郵人的響應如何啦!
所謂的「基礎郵集」,乃是出導編人擬定一些主題,以目前國際上適用的編法列出首頁與計畫頁,再組編一至二框為範例。集者取得之後,可按其範例與計畫繼續加以擴編。編組過程遇到困難,可由導編人從旁指導。如此的用功下去,一部既可自賞又可參展的郵集便誕生矣。
此一構想既實際,且又能提升郵集的製作水準,故個人極為贊同。若有人以為這是噱頭,那便是一種昧於實際的想法。因為,「萬般起頭難」,的俗諺大家都知道,如果無人帶頭起作用,何來提升水準之果實呢?個人認為「模仿」並不可恥,可恥的是朦著頭的駝鳥思想與頑寞不化的固執觀念。吾國郵人倘若無法擺脫這些觀念,而奢言跨足於國際,那不過都是一些空談罷了。【集郵工作坊】-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