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您所提的問題真的很有爭議....
1.用郵大眾以現金價購的是中華郵政所提供的勞動服務價值,無論你以什麼形式支付都一樣,你現金櫃臺結帳與買郵票後稍後用郵道理是一樣的....但是,為什麼以現金結帳比用郵票支付郵資更亨優勢
2.郵票售價(面額),乃是中華郵政依據政府賦予的專營權力,依各郵路所訂立的資費視市場耗用或需求而發標,得票後發行,與郵資費的訂立或中華郵政公司經營成本毫無關係.....
EX:今天我用12元買一張郵票,依中華郵政資費我可以寄平信限時專送;如果,今天中華郵政調漲資費,是為了因應成本或特別情況而訂定的,我原先購買的12元郵票還是只值12元,並不會因為資費的調漲而損失其名目價值....這樣回覆您的第二個疑問.....
3.你所說的問題,郵票售價(如改用"郵票面額"較為精確)與中華郵政經營成本上有沒有關係.........就以最近11/15日要發行的龍鳳50元郵票為例,我請問它所代表的內函成本是什麼??...........
再尚未使用它之前,它就只代表了我預先支付了中華郵政所提供價值50元勞務.....
4.我們理性討論,我從來沒有說過郵票等於現金,而是郵票為什麼不能換購等值於"中華郵政願意給予以現金支付的郵務價值"....例如郵票換購便利箱、郵票可以亨有在大宗郵寄時與現金支付一樣的折扣.....
5.最後,這句話你說"如果郵票可以代替現金,全國各地超商有福啦,可以轉型為郵票集散中心"對於我而言,完全不成立....